在保研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保研專有名詞,這些名詞往往涉及保研的途徑、分類、方式以及需要提交或領取的材料等。只有預先充分理解了這些名詞的正確含義,才能保證在保研過程中少走彎路,一戰而勝。易寶精心選取了一些保研過程中會遇到的重要名詞為大家講解,相信對這些名詞的正確理解也會幫助大家更好地準備和了解保研。
1. 研究生
研究生在我國是指??坪捅究浦蟮纳钤煺n程,也指在讀或獲得研究生學歷的人。我國以研究生為最高學歷。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陸地區習慣將碩士生稱為“研究生”,將博士生稱為“博士”。按照專業和用途的不同,研究生分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按照學習方法不同,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按照學習經費渠道不同,分為國家計劃研究生、委托培養研究生(簡稱委培生)和自費研究生。按學籍管理的不同,分為學歷教育研究生和非學歷教育研究生。
2. 學術型研究生
學術型研究生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側重于理論教育,以大學教師,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為主要目標。學術型研究生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軍事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類。目前,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其它學術型專業和各專業學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3. 專業型研究生
4. 推薦免試研究生
推薦免試研究生,簡稱“推免”或“推研”,俗稱“保研”,是指被保送者不經過研究生統一考試等程序,通過一個考評形式鑒定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在教育部允許的名額范圍內,直接由學校保送至本?;蚱渌猩鷨挝还プx研究生,全稱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也可以指通過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的學生。
5. 直博和碩博連讀
直博即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從校內外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中選拔,招生專業一般應為國家重點學科。在推免保研過程中,部分專業的推免生可以選擇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直博一般需要5—6年,如果學生中途放棄學位,則不能授予碩士學位。自2014年起,推免直博也需要本校名額。碩博連讀與直博有所不同。直博是從本科生中選拔優秀學生直接攻讀博士,碩博連讀是指從新入學的碩士研究生遴選出具備條件的學生,在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并通過博士生資格考核后,確定為博士生。在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后,一般在第四學期參加博士生資格考核,資格考核合格者從第三學年起轉為博士研究生,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碩士培養方案繼續培養。一些高校規定直博生也須于第四學期參加博士生資格考核。
6. 學歷和學位
學歷和學位不同。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知識訓練的學習經歷,如高中學歷、大學本科學歷、繼續教育學歷等。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安┦亢蟆敝傅氖谦@準進入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博士學位獲得者,不是一種學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對于國內外卓越的學者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經學位授予單位提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可以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在職人員申請學位不是學歷教育,有學位但無學歷。
7. 學科
學科是依據研究對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學科的派生來源、研究目的和目標等方面對學術領域的分類。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了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將我國目前教育科研的各個領域根據其學術性質分為文、理、工、醫、農等13大學科門類,并將一級學科由89個增加到110個,每個一級學科又根據實際學科的內涵分為若干二級學科(或稱專業)。
8. 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根據發展戰略與重大需求,擇優確定并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領地位。其建設目標是:一批學科總體水平處于國內同類學科前列,其中部分學科達到國際同類學科先進水平。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我國目前教育科研的各個領域根據其學術性質分為文、理、工、醫、農等13大學科門類,每個學科門類內劃分若干一級學科,每個一級學科又根據實際學科的內涵分為若干二級學科(或稱專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一些單位的學術水平、科研成果、師資力量、在國內外的地位和聲譽突出的科學,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
2014年,根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14〕5號),教育部的國家重點學科審批取消。
9.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指一個研究組織或研究人員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主要的研究領域。相對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將更為深入和細致。研究方向就是建立在專業基礎之上,在本專業范圍內對研究內容的進一步細分和優化,使得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更加科學化、具體化。它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促進研究成果的產生。
10. 保研資格
保研資格又被稱為推免資格,是指具備推免生推薦與招生條件的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因其優秀的學習成績,良好的創新能力而突出,并符合教育部推免的基本要求和本科高校制定的具體遴選條件,而獲得的以本校名義推薦可不經全國統一研究生招生考試這一程序攻讀研究生學位的資格。
11. 保研協議書
保研協議書是各推免高校在確定本校推免生資格時與具有或可能具有保研資格的學生簽訂的協議。在協議書中,簽訂學生確定了解本校推免政策,決定接受或放棄保研名額、選擇保內或保外等。同時約定,一旦保研成功,不得放棄。一般情況下,一經簽訂立即生效,不能反悔。
12. 專家推薦信
專家推薦信是指保研時遞交至申請學校的本校老師推薦信,內容往往包含與被推薦人的接觸情況、對該生各方面的評價等。目標學校對推薦信的要求會在當年接收推免生公告(招生簡章)中寫明,有些學校要求應由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教師書寫,一般需要2—3封,有些學校則不要求提交推薦信。
13. 保研夏令營和暑期學校
保研夏令營(或以保研為目的的暑期學校)是近幾年各高校,特別是著名高校,搶奪優質生源的一種方式。一般在每年暑期7、8月舉辦,通過組織參觀、舉辦講座、互動討論、筆試面試等形式,考核和測定學生是否適合本院校培養模式、達到本院校錄取研究生的要求。多數招生院校對申請學生的生源學校、專業、排名有一定的限定。一般而言,在夏令營中獲得“優秀營員”資格的學生在之后的正式推免中一旦獲得保外名額,即可保送至該院校。而有些院校的夏令營規定,優秀營員如未獲得本校推免資格,可在研究生考試中降低一定分數錄取。
14. 推免筆試和推免復試
獲得保研資格、通過申請院校初審、進入復試的學生需要赴申請院校參加由該院校組織的推免復試,一般包括筆試和面試,或其中一種,部分院校還有外語考查。推免復試一般在大四上學期9、10月份舉行,通過推免復試的學生將獲得目標院校的擬接收資格。
15. 赴外招生
近年來少部分高校會于正式開展推免復試之前,派出招生小組赴國內部分高校招收推免生。招生小組赴外校招生期間接收推免生申請,并在該校舉行推免復試。復試流程和普通保研復試流程類似,但一般相對簡單。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首次派出6個招生小組,分別赴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6所高校招收推免生。這種赴外招生的形式便于提前引進優秀生源,也有利于推免生和招生學校間的雙向溝通。
16. 校際互推
近幾年部分院校結成校際互推聯盟,撥出專項名額進行聯盟內校際間1:1互推學生,與校內推薦免試的選拔工作同時進行,積極外推本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到聯盟高校。校際互推的實行,拓寬了推免保研的渠道,增加了保研的名額和機會。
17. 預錄取
通過目標院校推免復試即為預錄取,之后需要通過研究生招生網上報名、體檢等程序方可錄取為申請院校研究生。
18. 預錄取通知書
預錄取通知書指在夏令營中被評為優秀營員而獲得申請院校擬錄取資格的通知書,不同院校稱呼不盡相同,又稱擬錄取通知書、預接收函等。
19. 資格審查和資格復審
資格審查指推免接收單位在確定推免生復試名單前對申請學生的保研資格和提交的個人材料等進行的審查。資格復審,指推免接收單位對擬錄取的推免生在發放錄取通知書之前的后續審查,有時也稱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者方可被錄取,未通過者將被取消錄取資格。一般內容包括須完成本科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及實踐環節(含畢業論文或實習)的學分要求、畢業論文或實習成績應在“良”以上、取得推薦免試錄取資格后本科課程不得出現不及格、自取得推免資格至資格復審之日未受過任何法紀處分等。
20.預報名(預推免)
在夏令營之后,正式九月推免之前的錄取活動。九月推免是在九月底才開始發放復試及預錄取通知,但是大家都知道,一些院校會提前組織報名及復試,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預報名啦(很多高校也把該階段稱為“預推免”)。預報名是一些高校為了提前接受優質生源,自發組織的招收推免生的活動,本質與夏令營相同,但時間會比夏令營短。就像保研夏令營一樣,預報名可以報多所學校。但是有幾點需要大家注意:只有部分院校有預報名;預報名初審通過難度小于夏令營;多數名校在夏令營和預報名階段都會招滿學生了。
部分高校會有自己的預報名系統,并且要求學員一定要填報預報名系統后才可以被錄取。預報名系統和教育部學信網推免系統相似,基本流程是報名-審核-復試-錄取。一定要注意的是,預報名系統是由各大院校自己開放的,即使完成了預報名系統的全部流程,通過了預錄取,依需要填寫教育部學信網推免系統并且在該系統上進行確認,才是確實被錄取了。
21.九推(九月推免)
推免生,全稱"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參加研究生考試而直接攻讀研究生學歷的一種情形。每年研究生推免的時間為大四上學期9月初到10月中旬。
廣義上九月推免是從九月份學校開始安排“保研復試”開始的,到十月中旬截至,主要由各高校自行組織的“預推免”和狹義上的“九月推免”兩部分組成。 根據教育部要求,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保送研究生名額一般按該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15%左右確定。對未設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要求一般要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5%左右確定。經教育部確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養基地的高等學校,按教育部批準的基地班招生人數的50%左右。
狹義上的九月推免是通過填報大家熟知的教育部學信網系統完成的,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9月20日起,推免生可在學信網進行注冊、查詢本人是否獲得推免生資格及保研相關政策,并完善個人信息;第二階段,9月28日-10月25日,推免生可在系統上填報三個平行志愿,進行網上支付,接受并確認招生單位的復試及待錄取通知;第三階段,推免生可按規定查看相關錄取名單及錄取信息。
截止到十月中下旬,學生們在教育部學信網上接受并確認招生單位的待錄取通知后,錄取信息無法更改或取消,大家需要考慮好再做決定~
另外,許多高校官方對保研復試、九月推免、預推免、預報名的概念不做詳細區分,因此大家在一定要時刻關注目標高校的通知,明確保研的重要時間節點,避免錯失機會!
匯總保研同學常見問題和《保研一本通》書本內容。
|